乐文小说网 > 重生农女战极品 > 第24章 郑婉秋的算盘

第24章 郑婉秋的算盘


牛柳叶心不在焉地收着桌子,耳朵留意着屋那边的动静。

  见郑婉秋她们走出来,才松了一口气。

  “五弟妹,娴丫头这么小,怎么舍得送去吃这样的苦,还是个女孩子,竟然累得没说几句话就睡着了。”郑婉秋说着关切的话,表情却带着轻蔑。

  牛柳叶不爱跟这个嫂子打交道,心眼太多了,一句话藏着几个弯,但是她家在镇上酒楼的猪肉是找牛屠户供应的,少不得给她一些面子。

  “娴儿自己喜欢,我也就不拦她了,做事卖力才对得起她师父的教导。”

  “说起来娴丫头跟君诚同岁,君诚还大上两个月,这小子天天在家闹腾,我都想把他送出去好好压压性子,还好明年就可以送去村学先跟着公公开蒙。”

  郑婉秋一副话家常的模样,让牛柳叶心生警惕,她可不是会跟自己这样没权没势的人闲聊,一定是有什么目的。

  “君诚看着聪明相,男孩子调皮些正常。”

  “哈哈哈哈哈,聪明说不上,倒是有几分机灵,平日里就爱往隔壁的药铺里跑,说是喜欢闻那味道,真是怪。”郑婉秋意有所指,等着牛柳叶接话。

  “那挺好的。”牛柳叶干巴巴回了四个字。

  “是挺好,我想着呀,要不让君诚一块跟着何郎中学,这样他们兄妹俩也有个照应,何郎中的名声挺大的,以前在府城最大的医堂里坐诊过,能跟着他学,是君诚的福气。”

  郑婉秋眼神强硬,直直盯着牛柳叶。

  牛柳叶无奈叹气:“三嫂,娴儿拜师是自己跟何郎中说好的,我插不上一句话,要不你备上一份节礼去何郎中家问问。”

  “谁不知道何郎中不收徒弟,谁曾想娴丫头有这个缘分,这就说明何郎中看得上张家的孩子,君诚也是张家的孩子,五弟妹可不要因为我们常年在镇上就跟我们生分了。”

  郑婉秋很不满牛柳叶的反应,聪明点的就知道该应下来去帮她找何郎中说和。

  “三嫂,我先去洗碗了,君诚这孩子聪明,你们家里也富裕,做郎中辛苦着呢,还得东奔西跑地给人治病,遇到着急的,半夜都得被叫起来。”

  牛柳叶说完就端着盆子往井边走,这话她是真接不下去了。

  郑婉秋彻底耷拉下脸,牛柳叶是听不懂好赖话吗?

  何郎中行医这么多年,积攒了不少人脉,又是在府城坐诊过,医术和见识都不是镇上县上的大夫可比。

  听说是收过一个徒弟,结果这个徒弟为了钱,偷换了何郎中开的药方,害得他被当时的知府夫人斥责,勒令医堂把他赶走,不准在府城行医了。

  不过十多年过去,当初的知府已经升迁去当京官,也没什么人记着何郎中这桩官司,何况前两年何郎中的女儿抓到那个徒弟,帮他在知府夫人面前平反了。

  郑婉秋为什么能知道这件事,全靠她有个在府城开酒楼的堂伯,今年在知道这个消息后,她就一直惦记着让张芊儿嫁给何修仁,趁没什么人留意到这颗沧海遗珠,先下手为强。

  现在张娴儿跟何郎中意外搭上关系,那正好让她有门路跟何家拉近关系,让张君诚一起去拜师,也是她突然想到的好主意。

  “芊儿,去找你祖母说说话。”郑婉秋看着牛柳叶有些不对劲,和以往她印象中那个容易被左右的村妇不一样了。

  吴氏在里屋带着张秀珍和张可儿做针线,见郑婉秋过来,笑道:“这么快就说完话了?这么久没回来,也该和她们多聊会儿。”

  “娴丫头没说两句就睡着了,五弟妹急着去洗碗,说不上几句。也才几个月没见到,怎么看着和从前大不相同。”郑婉秋试探地问道。

  吴氏了然,这是吃瘪了,莫名地心情愉悦起来:“娴丫头病了一场,你五弟妹急了,又回娘家人呆了几日,就变成这样了。”

  “那牛家确实行事不讲究,五弟妹嫁来家里这么久,还是改不了屠户家的习性。”

  “不过娴丫头倒是有福气,病一场,不光捡回一条命,还得了个师父。”郑婉秋打量着吴氏和张秀珍的神色,想看出点什么。

  吴氏不动声色,张秀珍倒是面露不屑:“巧合罢了,也没什么了不起。”

  “听说何郎中有个小儿子,叫何修仁,才十六岁,生得挺拔俊秀,脾气好又稳重,医术好像也了得。”听郑婉秋说到何修仁,张秀珍立马警惕起来。

  “三嫂在镇上也听过何郎中的儿子?”

  “怎么没听说,何郎中毕竟名声在外,有时候还有县城人家特地来请他去看病,何郎中的儿子也是有人提起过的。”

  “说来真可惜。”郑婉秋话音一顿。

  张秀珍追问:“可惜什么?”

  “可惜娴丫头才六岁,不然近水楼台先得月,说不定就能凑出一对来。不过只是差十岁,也不碍事,要是何修仁愿意等,倒也能成。”郑婉秋故意把张娴儿和何修仁说到一块去,想看张秀珍的反应。

  果然张秀珍变了脸色:“她算什么,就算是给她加个十岁也配不上修仁哥。”

  “那谁能配得上?”

  “当然是!”

  “秀珍!”

  张秀珍还没把我字说出口,就被吴氏呵斥住了。

  吴氏不悦地瞪了郑婉秋一眼:“才俊媳妇,你想说什么?”

  郑婉秋丝毫不怯:“婆母,您可别误会,我也是随便问问。我想啊,六妹妹这样的好模样可不能耽误在村里,我可是准备给她说门县城里的好亲事呢。”

  “你若有好的,再来提,旁的不相干的,就不要说了。”吴氏对郑婉秋没什么好感,毕竟不是亲儿媳,又傲得很,真是看不惯。

  “婆母,君诚可是你看着长大的,眼看也快到送去开蒙的年纪了,他又老爱往药铺跑,我真是拿他没办法。”郑婉秋又另起话头。

  “你要是舍得就送去药铺当学徒。”吴氏已经猜到郑婉秋的心思了,不过没察觉到郑婉秋在打何修仁的主意。

  “婆母真是说笑了,我哪里舍得,君诚对行医感兴趣,那我肯定是要想法子帮他找一位好师父。”郑婉秋对这个继婆婆也是看不惯,不就是从京城脱籍回来的丫鬟,装什么老妇人的姿态。

  “你娘家在镇上不是眼手通天,找个好师父不难吧。”吴氏凉凉道。

  “凡事就说一个巧字,娴丫头不是拜何郎中为师,要是君诚也能过去,那不是正好兄妹俩能在一块照应,也能帮着看着点,免得生出不该有的事端。”郑婉秋的眼神飘向张秀珍。

  张秀珍眼前一亮,刚刚郑婉秋把张娴儿跟何修仁说到一块去,她心里生出了担心和嫉恨,现在有个杜绝的法子,她十分赞同。

  “娘,我觉得三嫂说得有道理,何郎中那么厉害,肯定能把君诚教好的。”

  吴氏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张秀珍一眼,真是容易被说动:“你要是有主意那就去办吧,要是能让何郎中收下君诚也是件好事。”

  “我哪有这个本事,谁不知道何郎中在收徒这事上咬得紧,不肯松口。这不是娴丫头有这个福气,看看能不能让君诚也沾沾福气。”郑婉秋讨好地笑道。

  吴氏是个聪明人,不会被她当枪使,便开口把话都堵死了:“才青媳妇现在是个有主意的,我说话也不大管用了,何郎中那边我们也搭不上话。你要是想促成这事,就去找才俊商量吧。”

  “哎呀,我说着话才想起今天漏带了什么,君诚的堂舅从府城带回来几匹缎子,其中那匹水烟粉的缎子跟六妹妹正合适,等君诚这事能成,我让人把那匹缎子跟拜师礼一起送过来。”郑婉秋一拍脑袋夸张道。

  张秀珍伸手拉了拉吴氏的袖子,面露哀求。

  “才俊媳妇,你要是有心送你六妹妹就送吧,你是个有成算的,君诚的事你能安排就去安排吧。”吴氏冷哼,什么东西,还敢对自己使这一套。

  郑婉秋气急,这老婆子油盐不进啊,烦死了。

  “你去找才俊商量吧,我忙着给才明衣裳,他最近瘦了些,你帮我多看着点,让他午饭在你们那多吃些,不然哪有力气读书。”吴氏已经不想跟她说下去了。

  郑婉秋猛地起身,硬邦邦地应道:“四弟读书辛苦,做嫂子的肯定会多加照顾,日后君诚要是在家里用午饭,也劳烦婆母多顾着些。”

  “去吧。”吴氏也不看她,只专注手上的针线活。

  张芊儿拉着张可儿一起跟着郑婉秋出去:“祖母,我们先走了,就不打扰您和小姑了。”

  张秀珍有些困惑,三嫂怎么看起来生气了,不愧是有家底的,脾气真大,希望记得把缎子送过来。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4009/4009963/11111079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