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重生农女战极品 > 第120章 乔迁宴

第120章 乔迁宴


“竟然如此荒唐,那婆子真被纳为妾了?”张娴儿听着胡婶子绘声绘色地讲述,脸上满是惊愕的神情,心底却道果然如此。

  胡婶子啧啧道:“纳了!要是不纳,那婆子就要撞墙寻死,所以张德来就把人收到房里去了,真是作孽啊,吴氏现在是一病不起。”

  “还有三房的那个表侄,一家人来闹了,让张德来赔钱,然后张德来喊着是这小子先对吴氏动手动脚,才挨了打,那家人一听这话立刻灰溜溜跑了,看来这种事没少发生!”

  “吴氏在屋里听到张德来这么往外说,气得又呕了一口血,昏过去了!”

  胡婶子说得跟亲眼见到似的,一看就是刘金桂这个大嘴巴,又往外传闲话。

  张娴儿失笑地摇头道:“这可太丢人了,村里可没出过这样的事。”

  “谁说不是呢,他们见天地吹捧自家读书人多,结果读书人就办成这样的事?大房那大儿子,昨天赶回来了,今天一天张家老宅都是紧闭着门。”

  “哦对了,张家那小丫鬟跑出去哭了,把张君义做的那些下流事捅出去了,现在各家都叮嘱姑娘们见着张君义要绕道走!”胡婶子面露感慨道。

  张娴儿没想到张君义竟然有这心思:“那这小丫鬟不是遭殃了,大房不会让她好过的。”

  “也是个可怜姑娘,万幸啊,三房来人接走表侄的时候,这小丫头不管不顾地追着车马跑,最后被带上马车了。”

  “只怕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去。”

  “那能怎么办,签了卖身契的下人,命都不是自个的。”

  这话一说,屋里众人默然,是这个理。

  “还有件事,村长去赵婆子家狠狠骂了她一顿,说她要是再琢磨些下作手段惦记村里姑娘,就上报给里正,把他们一家都赶出村去。”胡婶子话音一转,提起了另一件新鲜事。

  赵小花握了握张妍儿的手,两人心定了不少。

  “就该这样!”何婶子直点头道。

  “哎呀,你娘真的是好久没回来了,要是她也在就好了,像这样聚在一块做做绣活,唠唠闲话,多高兴。”胡婶子不禁面露怀念道。

  张娴儿笑道:“我爹捎信回来,我娘明天就回来,后天乔迁宴就可以跟你们一起好好高兴高兴。”

  “说到乔迁宴,我跟几个干活利落的媳妇都说好了,明后天都来帮忙,邻村的蔡厨子也订好了。”胡婶子和赵小花应承下了乔迁宴的大小事宜。

  何婶子道:“正好碰上张家老宅闹这些事,他们应该也不敢觍着脸要求坐席。”

  “省事了,不然闹得大家都不高兴。”

  “亲戚那边,我们请了我姥姥一家和二叔公三叔公两家,其他的就是相熟的几家,还有村长和里正。”

  “没些尖酸刻薄难缠的人物,肯定会办得顺顺当当。”

  众人齐笑,心道要是能跟自己难缠的亲戚通通断亲不来往,就省得吃面子活得苦头。

  到了乔迁宴这天,张娴儿他们的新家挂了红布,炮仗声噼里啪啦响了好一会儿。

  受邀的客人,一脸惊叹地走进宅院里,席面摆在了外院,里院是住处,就锁着不让外人进去。

  各家把乔迁礼送上,村里人送礼基本是一些鸡蛋、干货、粗布匹之类的,张娴儿兄妹三人笑盈盈地接下,把人都迎入席。

  张才青夫妻俩今天穿戴得格外精神,一身簇新的细布衣裳,剪裁精细板正,衬得人也年轻了好几岁。

  牛柳叶盘得齐整的头发上还插了一根细巧的金簪子,耳朵上戴着一对水滴状的金坠子,抬手间露出了两个缠丝雕花银镯子。

  通身的气度都不像是个村里人,一颦一笑都极为得体,看得往日交好的那几个媳妇婆子满眼羡慕与惊奇。

  牛姥姥尤为高兴,女儿过得好,比什么都重要,看到女儿比前几年还更显年轻,心里头熨帖得很。

  “承蒙大家的照顾,我们的日子慢慢也过起来了,今天终于也挣出个家来,请大家一起来高兴高兴,务必要吃好喝好,酒水管够,我先敬大家一杯!”张才青见众人都入席后,举杯道谢了一番,引得众人高声喝彩。

  “好!”

  今天的席面准备的多数是荤菜,扎扎实实的红烧肉、粉蒸肉、炖肘子、烩肉片、炸鲤鱼、肉丸子等大油大肉的菜色。

  菜色之丰富,让村里与张才青夫妻俩交好的那几户人家眼睛都看不过来,边吃边用干荷叶包起来些肉菜,留着带回去没能来坐席的家人吃。

  每道菜都是量大味美,一时间个个都吃得红光满面,赞不绝口,直呼张才青大方爽快。

  张才青陪着里正和村长坐席,互相说着客气话,面对银钱方面的打听,张才青直言自己在县里商行做管事,促成了几个大生意,东家就赏了一些银子,正好就拿来买地盖宅子。

  之所以盖得这么大,是想在村里办个作坊,带来村里人一起挣些钱。

  一听这话,村长和里正的眼睛都亮了,连声赞道:“你不忘本,知道拉拔村里人一把,这可是积德的事!”

  要是阳山村富裕起来,村长和里正都能受到上头的嘉奖,那可是顶顶风光的事。

  张才青顺道提了一嘴,之前张娴儿让他打听的种桑养蚕的事:“我在外跑商,去了不少地方,也见识了许多富庶安居的村子,其中有个村子,看着跟咱们村差不多,全村的女人都种桑养蚕,抽蚕丝织绸布,赚得比男人还多。”

  “要是我们村各家也能种桑养蚕织布,只要勤快些,都能盖上青砖房!”

  里长激动地握住张才青的手:“好孩子,那你看这事要怎么开始!”

  “我们这边山上是有一些野生桑树,所以种桑能成活,就是要买桑树苗,这个要去打听打听,养蚕也得找人教,这是门手艺,弄不好就会养死,就白白浪费买蚕种的钱。”

  “织布就更需要花时间学了,怎么抽丝,怎么织布,哪来的织布机,这都是需要人来教,还需要不少银钱。”

  张才青把这事大概说清楚了,要花费的人力和银钱还不少,不是一时间就能做成的。

  里正和村长陷入沉思,片刻后道:“你既然能有这个盘算,那一定是会去促成这件事,要是村里人多了这门营生,就不愁日子过不起来了。”

  “我们也不催你,你就去试试,在村里有需要我们疏通的,尽管说,只要能把这事做起来,你就是阳山村乃至这附近几个村子的大恩人!”

  里正是个实在人,话说的也实在,不提银钱也确实是给不出,但是其他能帮的事,都是不二话。

  张才青要的就是这句话,能让村里富裕起来,又能落个好名声,一箭双雕了。

  有了村长和里正的支持,未来张君峰兄弟考学,名声一事就好办些了。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4009/4009963/11110983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