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盛景虞妃 > 太子妃之争

太子妃之争


到了下江南行宫的那日,陛下:“这一路颠簸,母后身子不适还要跟朕一起下江南行宫,您真是辛苦了。”

  太后:“哀家不辛苦,哀家去江南也是去体察民情,哀家虽身在后宫,但也心系百姓,哀家也是想着替先帝守护着这一方百姓。”

  陛下:“母后如此深明大义,父皇在九泉下也一定感受得到,百姓也一定会感谢您的仁慈。”

  太后:“这一路只希望哀家不给你们添麻烦便好。”

  陛下:“怎会?朕已经让徐太医与谢太医两位资历深的太医随行了,母后也不必担心。”

  太后:“哀家这一把年纪就是怕给你们添麻烦,哀家在深宫之中多年都未曾出去过了,哀家如今体力也有所不支,出门都需要人抬轿,哀家真是惭愧啊。”

  陛下:“母后不必愧疚,您年岁渐大,是应该坐轿出入,不然,朝臣们私底下要说朕不仁孝,岂不遭人非议?”

  太后:“皇帝既然都如此说了,那哀家也不拘谨了,你舅舅也是年岁渐大,还有日日入宫教导晏儿的功课,哀家看你舅舅也是为朝廷鞠躬尽瘁,眼下他腿脚也不方便了,哀家看,他日后入宫就免了跪拜之礼吧,皇帝觉得如何?”

  陛下:“朕觉得甚好,舅舅从朕小的时候便辅佐朕,如今朕大业有成又如此悉心的教导晏儿,确实是功不可没之臣啊,那朕便允了。”

  太后:“皇帝仁孝,自兴帝时起的历代天子都是仁孝治天下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,想当年兴帝时洛族入侵我朝和珑帝、先帝时的安徐国入侵,到前几年的海寇入侵,我朝历经无数的艰难险阻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,咱们应该珍惜,百姓和乐才是最好的盛世。”

  陛下:“母后说的是,此次去江南行宫的开销朕已经同恭贵妃说了,要一切从简,能不花就不花,毕竟经过了多次战役,国库也实在承受不了太大的开销了。”

  太后:“也是,哀家让清瑶传话给了恭贵妃,让她裁减各宫嫔妃的月银。”

  陛下:“母后想的周到,朕也是克扣了众位大臣的俸禄,朕看再过几年,国库应该就会充盈些了。”

  太后:“好了,哀家也不耽误行程了,皇帝快去准备去行宫的事宜吧。”

  陛下:“朕没事,事宜的事都交给了简王和仪王打理,朕就趁着这点时间陪陪母后。”

  太后:“旭儿和煜儿哀家也放心,只是两个孩子还小,在路上可得好好照顾他们。”

  陛下:“母后不必操心,简王妃和仪王妃有分寸的。”

  这一路上欣赏了很多江南风景,走到了杭州城,百姓们也是十分欢迎圣驾的来临,一路上都听见百姓们说陛下万福。

  来到行宫,恭贵妃也是安顿好了所有人的住处才松了一口气,正扶着太后与陛下说话呢,太后:“皇帝自下江南便一直在忧心朝政,哀家看那一箩筐一箩筐的奏折,不停地在往瑾政殿送,如今正是好风景的时候,也该放下心好好欣赏一下这江南美景了,也不辜负这大好的春风时刻。”

  陛下:“母后说的是,可是朕也是政务繁忙,朕也不能不理朝政吧?”

  太后:“哀家年轻的时候也看过奏折,有些芝麻大点的事也要皇帝亲自处理,让下面的官员自行解决,皇帝也是人,也是需要休息的。”

  陛下:“谨遵母后教诲,朕一定严教御下,也不会让母后再为朝政操心。”

  恭贵妃:“太后此行只管尽情地赏玩,后宫的事有臣妾打理,您也不用操心。对了,晏儿也已有一十有五,也是到了婚配的年纪了,不知陛下与太后可有人选为晏儿纳正妃?”

  太后:“此事哀家也有所斟酌,有好几位大臣的女儿都可配给晏儿,只是不是让她们其中的哪一位来作正妃  皇帝可有打算?”

  陛下:“母后说的可是靖国公家的谢小姐和临信侯家的佳旋郡主沈霏?”

  太后:“是啊,谢倾城与霏儿都是相貌出众,但霏儿毕竟也是晏儿的堂妹,有这一层关系,若是纳霏儿为正妃,谢小姐作了侧妃,恐怕会让朝臣们认为是因为这层关系,但是她们俩也确实乖巧,哀家到如今都没有在她们俩之间作出决定,皇帝怎么看?”

  陛下:“朕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。”

  恭贵妃:“臣妾倒是有办法,不如先让她们在宫中住一阵子,臣妾也会派人暗中观察她们的任何动向,这样也可帮晏儿选出一位贤惠的贤内助。”

  太后:“贵妃的主意不错,那暂时先这么着吧。”

  恭贵妃:“既然太后与陛下都没有异议,臣妾便命人将她们接入行宫来了。”

  这日,在雪悠殿,恭贵妃:“郡主与谢小姐就在本宫这儿小住两个月,有什么缺的只管告诉本宫,郡主就住在明月阁,谢小姐就住在文瑾阁,若是下面的奴婢有哪里做的不好的地方也可告诉本宫。”

  郡主:“承蒙太后、陛下与贵妃娘娘厚爱,臣女觉得行宫中比家里还要周到。”

  恭贵妃:“郡主喜欢便好,本宫的悠儿可是日日都顽皮得很,郡主身为悠儿的堂姐,也要多教导她些。”

  郡主:“这是自然,还请贵妃娘娘放心。”

  谢小姐:“贵妃娘娘可还有什么事?若没事,臣女便不打扰贵妃娘娘打理后宫诸事了,臣女告退。”

  郡主与谢小姐都走了,问:“璇锦,你觉得方才她们二人的表现如何?”

  璇锦:“回娘娘,奴婢觉得郡主十分热情,可谢小姐却沉默寡言。”

  恭贵妃:“错!方才佳旋郡主虽然跟本宫搭的话多,也十分的热情,是她表现得太明显了,她们俩都知道要在她们其中选出晏儿的正妃,所以才有如此表现,而谢小姐同样也知道这件事,可她却想远离这个是非之地才表现得沉默,但她只说了一句话就说到了点上,她知道如今后宫无首,只有本宫这个贵妃,所以才会体贴地说不打扰本宫处理后宫的事了,只有这句话便让本宫觉得,她有日后统领后宫的气度与胸襟,相比于佳旋郡主却喜形于色,她便只有作嫔妃的命。”

  璇锦:“奴婢竟不知,就凭这一句话便可知道这么重大的抉择。”

  恭贵妃:“你不知道本宫也不怪你,佳旋郡主的身份比谢小姐高,日后你便多帮着谢小姐便是,其实本宫也在犹豫,按身份来讲,佳旋郡主也是皇亲国戚,可谢小姐却只是个臣子的女儿,相比之下也是有很大的悬殊的,若是谢小姐作了正妃,而佳旋郡主却是个侧妃,恐怕会形成妾压妻的局面,看来还是得由陛下做主才是。”

  来到瑾政殿,恭贵妃:“陛下,这便是臣妾所认为的,臣妾不知陛下意下如何?”

  陛下:“你说的,朕也看在眼里,若是如此的话,那佳旋朕再另赐一段良缘便好,你也不必为此而纠结,如你所言,那谢小姐真有一朝国母之风的话,可谓是储妃之选,也是不妄靖国公悉心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一个女儿,可朕担心的是,谢小姐是靖国公的独女,而没有其他兄弟姐妹,日后若是坐上了皇后的凤座,在前朝对晏儿没有助力啊。”

  恭贵妃:“陛下不必担忧,日后的皇后贤明,能管得住后宫嫔妃便好,前朝有那么多青年才俊,陛下还担心没有肱骨之臣吗?”

  陛下:“说的也是,那朕暂且再观察她们一阵子吧。”

  恭贵妃:“若陛下没有其他事,臣妾便先告退了。”

  “去吧。”

  恭贵妃为了太子的婚事也是操碎了心,太子也是在专心朝政,每日都会被陛下留在瑾政殿内为朝政提意见,陛下知道先皇后不在了,便自己亲手培养了太子能有如今的模样。

  这日,陛下把太子召进了瑾政殿,问:“晏儿,你可知父皇为什么要让佳旋郡主和谢小姐留在宫中小住?”

  太子:“儿臣明白,父皇母妃是想给儿臣纳妃了。”

  陛下:“那你可中意她们其中的一个?”

  太子:“儿臣的婚事皆由父皇母妃做主,儿臣不会过问。”

  陛下:“这也是关系到你的终身大事,父皇怎能不急?你一定要给父皇一个准信。”

  太子:“儿臣觉得谢小姐便好,佳旋郡主的性格太活泼,不适合儿臣,谢小姐性子沉稳,与儿臣极为般配,还请父皇不要怪罪儿臣。”

  陛下:“父皇不会怪罪你的,父皇与你母妃也是属意于谢小姐,如此这般,那你与她再相处一段日子,朕再赐婚。”

  “多谢父皇成全。”

  这时,在行宫的明园池边,佳旋郡主与谢小姐碰了面,谢小姐:“臣女参见郡主。”

  佳旋郡主:“免礼,你觉得咱们俩谁会成为储妃呢?”

  谢小姐:“臣女不知,立储妃不是一件小事,还是需要太后与陛下做主才是,而且这件事不是你我能议论的,若是陛下知道了会怪罪于郡主就不好了。”

  佳旋郡主:“你好大的胆子,竟敢顶撞本郡主,你也知道此次进宫只召了我们二人,储妃之位就是本郡主的,本郡主是皇亲国戚,你不过是个臣子的女儿,又怎比得上本郡主!来人,给本郡主掌她的嘴!”

  谢小姐:“你敢!郡主不要忘了,这是在宫中,臣女做错了什么自有太后、陛下和贵妃娘娘惩戒,郡主可不要妄动私刑。”

  佳旋郡主:“你既如此傲慢无礼,本郡主也没必要再给你面子了。”说完两人便打起来了,下人们也一直在拉着。

  此时,太子正躲在假山后面看着,小福子:“殿下不去制止一下吗?”

  太子:“算了,让她们闹一闹吧,反正人选已定,佳旋再怎么闹都没用了。”

  佳旋郡主不小心把谢小姐推进了明园池里,太子赶紧跑了过去,佳旋郡主:“太子哥哥,不是我推的她。”

  太子理都不理她说:“还愣着干什么!还不快下去救人!你不用多说了,本殿方才都看见了,自有父皇和皇祖母罚你。”说完便自己跳下去把谢小姐救了上来,谢小姐把积水吐了出来。

  太子:“谢小姐无事了吧,这下了水一定会着凉的。福子,传太医。谢小姐便坐本殿的轿撵回文瑾阁休养吧。”

  回到文瑾阁,太子:“徐太医,谢小姐如何了?”

  徐太医:“回殿下,谢小姐只是受了凉,饮些姜汤便好。”

  这时,靖国公匆匆忙忙地来到文瑾阁,靖国公:“参见太子殿下。”

  太子:“国公免礼,谢小姐只是受了凉,并无大碍,本殿救得快,应当无事。”

  靖国公:“多谢殿下相救小女。”

  太子:“国公言重了,本殿只是举手之劳,国公不用放在心上。”

  国公:“殿下救了小女,臣怎能不感激殿下?倾城是臣的独女,在府中臣也是对她十分宠爱,连端茶送水都不让她做,不知是何人将她推进水池的?”

  太子:“是临信侯家的佳旋郡主,她已经被父皇责罚了,要在明月阁禁足半月。”

  靖国公:“还请殿下替臣多谢陛下,臣还有事,请殿下先照顾好倾城,臣告退。”靖国公一转身就变了脸。

  太子还在纳闷儿,靖国公不是独宠这个独女吗?为什么不在这儿照顾她,对她百依百顺呢?

  结果靖国公一会到府中,怒气冲冲地说:“来人!府里有鸡蛋的、有白菜的,有什么可以扔的都给我拿上,去临信侯府给我砸!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老爷,你这是做什么?”

  靖国公:“女儿在宫中被临信侯家的佳旋郡主给推下水去了。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那闺女没事吧?”

  靖国公:“太医说只是受了凉饮些姜汤便好,但这口气我咽不下去啊!”

  靖国公夫人拿起身旁的扫把就领着人往临信侯府跑。

  来到临信侯府门前:“给我砸!”

  附近的百姓都到门前来看笑话:“你说,这临信侯府怎么惹上这靖国公了?”

  “不知道啊。”

  国公夫人:“乡亲们,你们来评评理,那临信侯府的佳旋郡主是不是跋扈惯了?她竟然在宫中天子脚下把我的女儿给推下了水,真是太过分了,大家都知道,我们夫妇就这么一个女儿,要是这唯一的女儿都出了什么事,我们夫妇可怎么活啊!”说着就做戏地哭了起来。

  临信侯府的门一开,结果临信侯夫人就被鸡蛋砸了一下,说:“你们别欺人太甚!你那女儿不过是泡了一下水就被你说的如此之惨,你那女儿又没有那么娇弱。”

  国公夫人:“乡亲们看看,她女儿把我女儿推下了水,还在这儿指责我,没天理了!”

  临信侯夫人:“好了!别装了!再不然,我们去陛下面前评理去。”

  国公夫人:“去就去,谁怕谁啊。”

  来到瑾政殿门前,宁公公进去:“陛下,临信侯夫人和靖国公夫人在殿外求见。”

  “宣。”

  进来后:“臣妇拜见陛下。”

  陛下:“两位夫人免礼,不知有何事啊?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陛下,佳旋郡主不是把臣妇的女儿推下了水吗?臣妇难道就不能评评理吗?陛下也知道,我们夫妇只有倾城这么一个女儿,她要出了什么事,我们可怎么活啊,求陛下为臣女做主!”

  陛下:“这件事朕已经罚了佳旋了,你们二位也不要斤斤计较了。”

  临信侯夫人:“就是,罚都已经罚了,你们还有什么不满的!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陛下,那臣女受的委屈又该如何弥补?”

  陛下:“这样吧,封谢小姐为端惜郡主,如何?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臣妇谢陛下恩典。”

  后来太子知道了这件事才真的认为靖国公夫妇真的独宠这个独女。

  国公夫人在文瑾阁照顾端惜郡主,靖国公夫人:“闺女,你没事了吧?要是有什么事,娘一定饶不了那佳旋郡主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好了娘,女儿没事的,太后、陛下、贵妃娘娘还有太子殿下都很关心女儿,而且佳旋郡主也受到了惩罚,我也封了郡主,就算了吧。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女儿说什么就是什么,娘都听你的。”

  外面传来一声:“太子殿下到。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臣妇请太子殿下安。”

  太子看见端惜郡主正要下床,说:“郡主不必下床,还病着就不必行礼了。国公夫人免礼。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看来还是太子殿下最懂得怜香惜玉。”

  太子:“夫人说笑了,郡主是在宫中出的事,本殿也要多慰问郡主啊。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殿下说的是,臣妇还要多谢殿下救了倾城。”

  太子:“夫人不必再谢,郡主已经谢了很多次了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臣女说再多也改变不了对殿下的感谢,这是臣女贴身佩戴的玉佩,望殿下收下臣女的感激之情。”

  太子:“这不太好吧。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没什么不好的,你毕竟救了她,她感激殿下又有何不可?”

  太子:“那好吧,郡主一片盛情,本殿也不好拒了你的心意,本殿看过几日本殿再派人给你送回礼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殿下能收下已经是臣女的万般荣幸了,又怎敢奢求殿下的回礼?”

  太子:“这还是要的,本殿还是希望郡主不要嫌弃。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怎会?殿下送的礼便是我们府中的荣幸。”

  太子:“本殿还有事就先走了。”

  “恭送殿下。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闺女,按照这个样子的话,那储妃之位就是咱么家的了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娘,储妃之位我根本就不在意,我只想找一个一心一意对我的,这些日子在宫中,我也观察了太子殿下许久,我觉得他也是个非常专一的人,希望他也能懂我的心意。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你就想着吧,这天下的男人都是一个样,你娘我是过来人,太子殿下是未来的陛下,你将来是一国之后,日后后宫佳丽三千,他又将你放在何处?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这天下的女子谁不想拥有一个这样的夫君呢?娘,你年轻的时候一定也想过吧,正好爹就是这个人,娘,你应该是非常幸运的。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就是当初看上了你爹嫁给了他才瞎了眼,但有了你之后,娘就不后悔了,因为有了你这么可爱的宝贝。”

  端惜郡主紧紧地抱住了国公夫人,说:“娘,那你和爹为什么生了我之后就决定不生了呢?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其实这有两个原因,一,是你爹心疼我,怕我再吃苦。二,是有了你,我们也不想有其他宝贝了,就愿意独宠你这个唯一的宝贝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娘,你和爹真的太好了,世间怎么会有你们这么好的爹娘?”

  靖国公夫人:“你知道就好,以后嫁给了太子成了储妃可要为咱们家争口气啊,不能让别的朝臣们看不起咱们家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女儿知道了,您和爹在外面也要收敛一点,不要喜形于色,免得让别人抓住机会,不然,女儿的储妃之位也没有了。”

  “好的啦,娘有分寸。”

  半月后,佳旋郡主被放出来了。

  这日,在御寒院中,两位郡主又碰到了,端惜郡主看见佳旋郡主就绕道而行,结果佳旋郡主却快步走到端惜郡主面前,说:“倾城,对不起,之前都是我不对,我也想通了,我自己没那个福气,坐不了储妃之位,太后、陛下、贵妃娘娘、太子哥哥还有我爹娘已经说过我了,还请你原谅我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我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,我也没太放在心上,你比我小,我也不怪你,以后咱们就以姐妹相称。”

  佳旋郡主:“好的姐姐,姐姐是真的喜欢太子哥哥吗?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我观察了多日,太子殿下确实是个专一的人,我也希望他一心一意对我。”

  佳旋郡主:“姐姐,你知不知道太子哥哥心里永远住着一个人,你知道是谁吗?”

  “是何人啊?”

  佳旋郡主:“是太子哥哥的生母嘉顺皇后,在太子哥哥心里,恭贵妃做的再好也比不上嘉顺皇后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那为什么这么多年恭贵妃都没有得封皇后呢?”

  佳旋郡主:“当年朝臣们说陛下是天煞孤星的命格,克死了两位皇后,陛下命中注定没有正妻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原来如此,贵妃娘娘就算没有得封皇后,但也是尽心尽力的在打理后宫之事,陛下也很看重贵妃娘娘。”

  佳旋郡主:“恭贵妃也是有私心的,毕竟她是太子哥哥的养母,肯定会坐上日后太后的位置,但也可能群臣反对,毕竟太子哥哥是嘉顺皇后十月怀胎生的,可不能让恭贵妃白捡了这个便宜,相信陛下也不会这么做,最多也就封一个皇太妃的位分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若是我成了未来的皇后,我只听陛下的裁决,不会过问与后宫无关的事。”

  佳旋郡主:“姐姐,你想的太简单了,从古至今没有哪位皇后不参政议政的  日后你坐上去了就明白了。”

  太子听说今日两位郡主又碰面的事,特地跑去文瑾阁慰问端惜郡主,端惜郡主:“臣女参见太子殿下。”

  太子:“郡主免礼,郡主还病着,就不必多礼了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不知殿下来找臣女所为何事?”

  太子:“没事,就听说今日郡主和佳旋又碰了面,本殿怕佳旋又对郡主出言不逊或是又欺凌郡主才过来瞧瞧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殿下不必担忧,佳旋妹妹已经同臣女道过歉了,臣女早已不计较那件事了。”

  太子:“看来还是郡主大度,佳旋不懂事,日后若是她再敢对郡主出言不逊,郡主直接来告诉本殿,也不用郡主多费口舌。”

  端惜郡主:“多谢殿下关心,臣女觉得应该没有下次了,这一次佳旋妹妹才吃了教训,日后定不会再犯此等错误。”

  太子:“郡主如此大度,令本殿敬佩,相信佳旋也是真的知错了。”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4006/4006298/11111063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