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大唐: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全文小说 > 第168章 都给朕好好听话,朕可以选择的人不

第168章 都给朕好好听话,朕可以选择的人不


李世民皱眉沉思着,兵变这条路,他虽然一直在准备,但不到那最后一步,他是真的不想去做,成功率是一个大问题,而且大义他也不沾边,尤其是如今李元吉在岭南,有声有色。

    李世民很清楚,长安这里一旦有什么异动,李元吉知道消息后,若是也有这个心思,只要站出来为李建成报仇雪恨,李建成的余党必须会全部倒向李元吉,到时这天下,就真的难救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如今突厥虎视眈眈之下,到时将兵力投入到对李元吉的大战中,必然会让突厥有机可乘,若是防范突厥,李元吉这里声势如虹的大军,又该怎么处理?

    如今李元吉在岭南的势力不小,再加上李建成在外的势力,到时整个大唐,烽烟四起了。

    但如今他若是不走这条路,就像杜如晦所说的,他没路可走了,即便他放弃争夺,秦王府的所有人也都不会同意,因为一旦李建成上位,他以及秦王府的所有人,必然遭到清算,没有一个人想要面对这种结局。

    如今他必须要争,这条兵变的路,李世民尽管心中不愿,但他很清楚,恐怕他真的要走了,即便他不走,秦王府的一众人也会裹挟着他走,根本没得选。

    就在李世民痛苦沉思一会后,尉迟恭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大王,宫里来人,圣人让大王尽快入宫,太子也被传唤入宫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片刻之间,就明白了李渊这是要做什么了,肯定也是因为这件事,长孙无忌当初做的那事,如今被捅穿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此刻都有些后悔,早知道那封信不能让李元吉有丝毫忌惮,不能让李元吉起疑心,他说什么都不会让长孙无忌去,如今即便李元吉放下了那件事,即便缓和关系,却是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随即看向房玄龄与杜如晦。

    “你们先在这里等我回来,这次圣人叫我与太子入宫,必然是为这件事情,待我回来,再做决定!”

    这次李渊的态度,将直接决定他的想法,若是李渊真的追究,那他也只能兵行险招了。

    李渊正在太极宫内闭目沉思,下方没有一人服侍,即便是太监与宫女,包括侍卫,全都被李渊叫到了靠外的地方。

    李渊此刻心中万分平静,李元吉的事情,他从岑文本的信中就已经能够知晓了,他有过失望,也有过一丝愤怒,但那又如何?

    如今这件事已经过去了,现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争斗也越发难以控制,他也不想再去火上浇油了,至于长孙无忌,损失一个长孙无忌换取局势的平衡,在李渊看来,这很好。

    至于李元吉那里,他已经付出了不少,给人给钱给粮给物资,虽然是因为其他目的给的,但就说给没给吧,既然给了,李元吉也收到好处了,这件事也就这样了。

    过了许久,李建成与李世民先后到来。

    “儿臣参见父皇。”

    李渊看向两人,片刻后才缓缓开口。

    “起来吧,你们应该也知道齐王在岭南做的事情了吧?

    三郎有本事啊,发展岭南,又发明出不少神物,能够从低处取水,并且完全不需要人力的水车,还有更利于耕地的曲辕犁,还有稻斗,还有很多,包括白糖、盐等等。

    这次三郎将曲辕犁、水车的制作图纸送了过来,有了这些,大唐的民生,必然得以改善,并且越来越好,三郎的功绩,必须要载入史册,且今后三郎还会定期送来盐、白糖、以及新酿制的好酒醉仙酿。

    想来你们还不知道,稍后给伱们一些,接下来太子、秦王你们一同给朕拟招,将这些通传天下,三郎之名,必须要让天下人知晓!

    当初三郎言去岭南为大唐做出贡献,如今贡献已然极大,必须大力宣传。

    太子,秦王,你们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李建成与李世民心中都满是惊讶,不是说那件事吗?怎么说起了这些?全都是表扬李元吉的就算了,还让他们两个来拟招,这是要做什么?

    但不过片刻,两人的感触顿时不一样了,李建成满心沉重,李世民心头一松,如今李渊说这些,这个信号无疑说明,李渊已经不准备再继续说那件事了,那件事就彻底过去了。

    两人调整好思绪,当即开口。

    “元吉在岭南为大唐做出如此贡献,儿臣以为,应当通传天下,表彰元吉为大唐做出的功绩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率先开口,李建成当即也是跟上。

    “禀父皇,应当如此。”

    两人都没有提封赏的事情,除了如今没什么可以封的,那就是他们都不希望李元吉的权势过大,就如今通传天下,都足够李元吉狠狠的涨一波声望了,再给实权,他们两个该怎么自处?

    尤其是李建成,现在一个李世民他就已经够头疼了,再来一个如今不知道是什么想法的李元吉,他这个太子就真的太憋屈了。

    李渊见两人应下来,随即再次开口。

    “好,那这事待会你们下去办好,除此之外,三郎如今在岭南开办学院,你们也都知道,三郎带去的人不多,可以说人手不足,然而岭南也没有什么人才,就准备自己培养一些。

    朕已经下诏,让孔颖达等人五人前往,帮助三郎教导人才,你们两人从府上分出一部分藏书,明日由孔颖达他们一同带过去,也算是你们两个做哥哥的心意。

    这点事对你们而言,不难吧?”

    李建成与李世民心中一惊,想不到李元吉在岭南竟然开办了学院,这个学院,在他们眼中就是朝廷如今的国子学,国子学是给朝廷培养人才,而李元吉那个学院,是给自己培养人才。

    两人对李元吉的戒备更深了,他们都已经能够想象得到,一旦李元吉那个学院成型,对于李元吉有多大的助力。

    如今李渊这样问起,他们还能怎么办,只能同意了,毕竟他们两个,可都是李元吉的‘好哥哥’呢。

    “儿臣同意,下去之后必然准备好藏书送至孔颖达处。”

    李渊脸上逐渐浮现出笑意,紧接着说的话,都轻松了许多。

    “嗯,至于送哪些藏书过去,相信你们两个自然能够做好,别到时候拿过去丢人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李渊这番话,也是在点两人,不要拿一些没太多用处的杂书过去,两人也只得应下,李渊的声音又再次传来。

    “如今大唐天下满目疮痍,三郎在岭南发展得有声有色,此次三郎来信言,大唐灾民太多,朝廷如今负担太重,为此三郎请命,朝廷如今无法负担起天下的恢复,可以将一部分难民转移进入到岭南。

    靠近岭南周边的难民、流民可以直接迁入,远一些的,可以走水路,三郎言他已经准备好了船只,将大唐的难民接到岭南。

    三郎有心啊,知道如今朝廷艰难,关中又遭大旱,民生凋零,流民众多,朝廷一时间难以安置,粮价也是在不断提升,朝廷的粮食已经是严重不足,这么一个时刻,三郎不怕岭南的危难,如此帮助朝廷,你们两人,真应该多与三郎学学。

    此事交给太子你来做,将难民集中运送至岭南,三郎既然要苦自己帮大唐,这番苦心不能辜负,此事务必要尽快进行。

    太子,此事可否做好?”

    李建成与李世民心头更加沉重了,李元吉是什么样,在李元吉出长安之前他们是彻底清楚得很,如今李元吉提这个事,肯定是能够解决难民的粮食问题。

    岭南最大的限制,就是人少,很是稀少,如今将这么些人填充进去,他们都不敢想岭南会发展成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但两人也是一阵无奈,主要是现在他们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,李建成还好,身边的世家可以帮他处理不少,但那些世家也不是无条件付出的,他李建成也只能解决少部分。

    现在李渊这样说,他们又没有办法反驳,也只能给李元吉送人口过去了,这个时候他们两个也看出来了,李渊虽然不提那事了,但是在用李元吉来敲打他们两个呢。

    李建成心中暗恨,却也只能咬牙站出来应下,哪怕会把李元吉在岭南养成一个巨无霸,他也认了,唯一让他好受点的,就是岭南偏远,他上位之后,可以再去慢慢削弱。

    “父皇,儿臣知晓,下去之后就立即着手此事,尽快将难民转移到岭南。”

    李建成与李世民是真没有想到,他们在这里斗得这么狠,最终受益的,却是远在岭南的李元吉,虽然那里偏远,无法影响到长安,但看着李元吉逐渐得势,心里也不是滋味。

    李渊听后,笑容更加明显,随后又将笑容收起,说起了重要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还有最后一事,三郎如今要对撩人用兵,西南那些撩人数次侵扰岭南,三郎下定决心要灭了这些撩人,特上书到朕这里,希望韦云起能够率军出击,与三郎的兵马夹击撩人。

    朕对那些犯上作乱的撩人也很是反感,三郎有此意,朕本意是支持的,你们觉得如何?”

    李渊话音落下,李世民没有开口,因为这事在他看来,他也是既得利益者,韦云起是李建成的人,他没法插嘴,不然意图太明显,只要韦云起率军出去,那窦轨就能独掌大权,而窦轨,正是他的人呢。

    李建成也是压力倍增,李渊摆明是要看他的态度,本来李渊可以直接下诏,偏偏要来问他,这意思已经足够明显了,李建成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了。

    “父皇,撩人作乱,理应平叛,可让韦云起率军协助齐王。”

    李建成的态度表现出来,李渊才由衷的笑了。

    “好,既然你们同意,那就这样决定了,朕过后就会下诏。

    如今三郎在岭南做出这么些功绩,你们两人也应该反思了,看看三郎,如今多么的在为朕着想,多么的在为大唐而努力,做出的贡献,已经不比你们两人差了。

    朕希望你们两人记住,都给朕好好听话,朕可以选择的人,不止你们两个,如今的三郎,你们也都能知晓,同样能够肩负起重担。

    行了,便就这般,秦王你留下,太子你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两人听着李渊的话语,心中更是一沉,李渊这一口一个三郎,偏爱好不明显,最后更是挑明了在敲打他们两人,偏偏这两人都必须得听,势大的李元吉,哪怕是岭南,还都不能忽略。

    这一刻,两人心中都非常紧张了,那个位置,又多了一个竞争者出来了啊。

    但还好的是,那个竞争者在岭南。

    李建成独自退下,李渊一张脸随即沉了下来,阴沉的看向李世民。

    “二郎,你让朕很失望,很心痛啊,当初三郎去岭南,你就这么容忍不下三郎吗?前面还在朕面前撒谎,现在你给朕解释解释,长孙无忌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李渊双眼锐利的盯着李世民,而李世民却是没有丝毫波澜。

    “父皇,儿臣实在不知父皇是何意,儿臣没有做那些事!”

    李世民同样紧紧盯着李渊,他知道李渊说的是什么,但他就是不认,这事他也没法认,最为重要的是,李渊也没有证据,知道归知道,没有证据就没法惩处。

    李渊看着李世民的样子,突然却是笑了。

    “哈哈,好,好得很啊!不愧是大唐的秦王,朕的天策上将军啊,待长孙无忌回来,朕自会处理,既然不是你做的,朕就放心了,下去吧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瞳孔一缩,李渊这番话摆明了是在告诉他,要对长孙无忌动手了,既然他没有参与,李渊也不会管他,但是长孙无忌的事,他也不能插手。

    李世民缓缓退出太极宫,心中仍旧满是沉重,今天的事情,李渊没有追究他,对他而言是好事,但是其他事情,对他而言都不是什么好消息。

    想了一会,李世民骤然发现,李渊想要对付长孙无忌,都只能从其他方面着手,李元吉这件事已经过去,且又没有证据,李渊若是强行去做,没有人会信服。

    想通之后,李世民快步回去,长孙无忌的事情只能等长孙无忌回来再说了,如今这里出现的变化,他要回秦王府重新思考对策了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3924/3924929/11110935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