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[大唐]我的皇帝堂妹 > 第57章 我的天后堂妹

第57章 我的天后堂妹


武婧儿听完武徽音的解决办法,心中感叹,这才是应对流言最好的办法。

  然而,这样聪颖过人的女子却止步在了太子妃,令人唏嘘不已。

  若这样聪慧的人当了皇后,该是什么样子。武婧儿心中想道,肯定不是武媚娘那样的外向热烈,也许她的风格更像和熹皇后吧。

  时也,运也,命也。

  “你最近在做什么?”武婧儿收回思绪问道。武徽音这些[ri]子早出晚归,常常不见人影。

  武徽音嘴角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:“我在建祠庙呢。我用的是下班和休沐的时间,没耽误工作。"

  武婧儿听了最后一句不禁笑出声来,道:"建庙啊……钱不够的话,你就去府上账房支。你是家中的一份子,不要客气。"

  大唐权贵或者豪商经常建一些庙宇,或做祈福之用,或寄托哀思。大慈恩寺就是李治为纪念母亲长孙皇后所建,荣国夫人也曾在少林寺营建弥勒佛塔。

  武婧儿以为武徽音说的建庙是和荣国夫人差不多呢。

  武徽音忙碌起来也好,忙碌了就无暇思考其他,就能很快走出李弘逝去的悲伤。

  对于武徽音从账房上支了五千贯钱,武婧儿没有在意,反而高兴武徽音将自己当成了家里人。

  过了几个月,武婧儿发现泉州府的核心地区,那座施工的建筑终于盖好了。走进一看,竟然是一座规整的祠庙。

  "少君庙?"武婧儿看着牌匾念出声,问道:"这是什么神?"云川亦是不知。

  这座祠庙修得高大巍峨,壮丽非凡,上香拜祭之人络绎不绝。

  "进去看看。"武婧儿和云川两人走了进去。

  武婧儿将帷帽上的帽裙掀开,看向大殿之内供奉的神像。

  神像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,右手执剑,左手臂上擎着一只金翅黄金羽的鸟儿。金鸟的仪态神情看起来十分果决好斗,少年垂眸含笑,衣着华丽,气质高贵典雅。

  "迦楼罗?这个神像有点面[shu]。"武婧儿越看少年神像越觉得[shu]悉,仿佛在哪里见过似的。云川问一旁道童打扮的少年道:"敢问这是哪家的神灵?"

  小少年扑

  闪着明亮的大眼睛,朗声道:"这是天君之子少君,他是商旅的保护神。少君神通广大,斩妖除魔,见少君则商途坦[dang],一路平安。少君还能化为金翅鸟,昼夜飞翔不息,掠过大地、海洋、沙漠,聆听世人的祈祷,回应世人的愿望。"

  小少年说完,取出一张少君的彩[se]画像道:“郎君,你要请一张少君神像回去吗?少君能降妖除魔,保佑旅途平安。"

  云川接过来一张,画像采用的是彩[se]套印技术,线条流畅,配[se][jing]美,神态[bi]真,人物栩栩如

  生。

  武婧儿眉头微微拧起来,不确定道:“这个神像有点像弘儿。”

  云川没有见过太子李弘,就觉得这神像塑得很好看,身上有一股贵气,感叹不愧是天君之子。民间百姓拜祭的神明很多,这少君怕也是其中一位。武婧儿觉得神像像太子李弘纯属巧合。武婧儿自己经常出海,于是随众人拜了一下,求个心安。

  出了祠庙,武婧儿回望一眼,心中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。

  武婧儿和云川回到府邸,正碰见武徽音出门。两人打招呼说话时,武徽音的目光落在云川手中的画像上。

  "姑母去了少君庙啊。"

  武婧儿点头道:"这间庙宇香火旺盛,说少君能降妖除魔保平安,我们就请了一张回来。赶明咱们远行可以带上。"

  武徽音闻言惊讶了下,随后掩唇笑起来道:“姑母,咱们不用这个,少君有灵,一定会保佑我们的。"

  武婧儿看看云川手中的画像,又看看武徽音,突然灵光一闪,不可置信道:“这……这是弘儿?"

  武徽音点点头,温柔地笑道:“就是他,姑母觉得像吗?他对我一片赤诚,我想回报他,但我现在所拥有的都是他留给我的。我这样做,还是姑母给了我灵感呢。"

  所以你就将李弘塑造成了神仙少君?

  武婧儿不理解,但大为震撼。

  武婧儿晕乎乎地走了,晚上她就此事给武媚娘打了报告。

  武媚娘接到后,眉头一挑,将信递给李治。李治接过低头一看,颇为心动,道:"媚娘,要不我册封一下?"

  李治对李弘的感情很深,看到武

  徽音这么做,想着以皇权将少君的神位固定下来,让百姓祭祀。

  自魏晋以来就传言李弘是太上老君降世的化名,隋末就有李弘当天子一说。李治给儿子取名李弘,饱含他对儿子的期盼。

  武媚娘横了李治一眼,拒绝道:"不行,牵扯太多,恐为所累。徽音做事有分寸,随她去,咱们不用管。"

  李唐皇室虽认了老子当祖宗,但这不影响皇室之人的信仰,比如武媚娘受荣国夫人的影响,对佛教比较感兴趣。

  李治叹了[kou]气,只得作罢,然后又高兴起来道:“弘儿在天之灵,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开心的。"

  武媚娘点头,赞道:"徽音是个有心的孩子。"

  两人正说话,就听见有人禀告正谏大夫来了。正谏大夫明崇俨是帝后二人新晋的宠臣,通神道,擅医术,又能进谏朝政得失。

  李治和武媚娘对他颇为看重,授予他出入宫廷的权利。

  “臣参见天皇天后。”明崇俨的年纪比秦梦年小了三四岁,两人的容貌不相上下,秦梦年更内敛些就像秋[ri]的明月,明崇俨朝气蓬勃就如夏[ri]的朝阳。

  李治和武媚娘天然对长得好看的人有好感,明崇俨又能为李治治病,因此二人对这位年轻的臣子十分喜爱。

  "起来吧。"武媚娘说道:"你过来给天皇把下脉,看天皇的身体状况恢复得如何了。"

  明崇俨闻言上前,天皇的身体这些[ri]子都是他在调理。

  修长如玉的手搭在李治的腕上,过了一会儿,明崇俨道:“天皇身体已经好转,只需再吃几服药就可以了。"

  李治收回手腕,问道:“明卿,朕这病可有根治之法?”

  明崇俨回道:“天皇乃上天之子,承天应命降临人间牧四方之民。盘古开天辟地,阳清为天,[yin]浊为地。天皇以清灵之体,降生在[yin]浊之地,清浊不融,故有此疾。臣才学浅薄,只能为天皇控住[yin]浊之气,不能消除,有负天皇所望。"

  李治听了,虽然早有心里准备,但还是有些失望。失望之余,李治对明崇俨所说的清浊二气,颇为感兴趣,道:“朕是清灵之体,那明卿看天后如何?”

  明崇俨仔细端详了武媚娘,道:“龙睛凤颈,

  贵人之极。天后是臣一生中见过面相最贵的人。”武媚娘听到这话,突然一愣,"龙睛凤颈,贵人之极"唤起了她小时的记忆。

  她为孩童之时,袁天罡路过武府应武士護之邀给几个孩子相面,发现她的面相最贵,称若为女子,可为天下之主。

  武媚娘在困顿之时,常以此事激励自己,坚信天降大任于斯人,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,至始至终从未有一刻放弃自己。

  如今,袁天罡的话已经应验。李治这些年风疾加重,经常不上朝,朝中的大部分事务都是武媚娘她自己处理。国家典礼仪式,武媚娘也经常代替李治接受百官朝拜。

  “天后当然是面相最贵之人。”李治的声音响起,让武媚娘回过神来。武媚娘笑问道:“明卿[jing]通相面,我这三子面相如何?”

  明崇俨手指掐算,过了一会儿,道:"相王面相最贵……天后诸子面相皆是贵人之极。"武媚娘听了,笑道:"皇子王孙可不是人间至贵?"李治闻言,敏锐地觉得明崇俨这话有些不妥,但他素来对鬼神之说敬而远之,没有多放在心上。

  他还是稍加描补:"朕乃天子,天后是贵人之极的面相,朕与天后诸子当然皆是极贵之相。不独相王面相最贵,太子更是贵中之极。"

  李治和武媚娘对明崇俨的话没有多在意。

  明崇俨曾在相王府中任职,相王又是天后幼子,[xing]格恬淡,喜好音律。李治和武媚娘认为明崇俨说相王面相最贵,只是给老东家说好话而已,并没有放在心上。

  李治和武媚娘没有屏退左右,所以明崇俨的这话流传了出去。他深受帝后二人宠爱,别人自然将他的一举一动都解读出了特别的含义。有人琢磨这话,“看出”了天后对太子李贤的不满。

  李贤现在对朝政的处理渐渐[shu]悉起来,但即便如此,也经常受到天后的批评。他听闻明崇俨说相王面相最贵,心中十分烦躁。

  他不断拿幼弟和自己相比,李轮醉心音律,不喜朝政,哪一点比得上自己?

  思来想去,李贤终于发现了一点,那就是李轮得到的父母宠爱比得上自己。

  李贤想到这点时,更加烦躁难安,连带着对两位弟弟的态度也尖锐了不少。

  面对盛气凌人的太子,李显和李轮这对难兄难

  弟考虑到父母百年之后,两人要在太子手里讨生活,只得忍气吞声。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2801/2801854/11111035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