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章节目录 > 第222章 热销的农机

第222章 热销的农机


2月19日,雨水。

    春节假期已结束了十来天,春耕大地上充斥着嘉禾元素。

    丰凯农机潍坊生产基地里,产能扩建已全部完成。

    从去年冬就恢复了接单的丰凯农机,又积压了不少的订单。

    生产车间里,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,所有生产设备全部开足马力。

    员工在设备之间穿梭,各司其职,有序作业,确保设备高效运转。

    目前其一天可以生产150台大型轮拖,以及数量不少配套的农机具。

    员工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,早已突破了万人大关。

    虽然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,但勤劳的农民早就做起了准备。

    农机市场迎来了又一波销售高潮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农机补贴目录里的农机更是成了各地农民手中的抢手货。

    拖拉机、深松机、犁铧……

    以及各类中小型柴油发动机。

    在商都市北环一农机市场内,来自各县区的农民正围在农机具前,寻找适合本地的车型。

    新密市农民王爱军家里承包了70多亩地。

    去年他家种的天玉1号玉米,不仅赢来了丰收,还在天禾的帮助下早早的把粮食卖了出去。

    手头富裕了,政府还有补贴,近年惠农政策也多,就动了买农机的心思。

    地少没关系,村里找两三个人合计合计,就一起买了。

    生产效率上去了,也能再扩大规模。

    项目有了,设备有了,只要自己肯干,发家致富就在眼前。

    于是,今年刚过完年,一行几人人就直奔市里的农机市场。

    目标也早有了:猎豹拖拉机和配套的犁铧、深松机,以及单粒播种机。

    单粒播种机,也被称为精密播种机,丰凯今年新推出来的一款产品,也属于配套机具类,需要拖拉机牵引。

    “你好,请问要看什么农机?”

    王爱军已经看到了熟悉的商标,去年丰收会的时候,丰凯的谷王玉米收获机可是大出风头。

    那机收的速度和质量,可是让去了的农户眼馋得紧。

    嗯,等今年玉米收获前,再来看看玉米收获机。

    王爱军手指了过去,“丰凯的猎豹拖拉机,能直接试驾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可以。”

    不一会儿,王爱军就兴奋的坐上了爱车。

    “爱军,怎么样?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快点啊,试好了,也让我们试试。”

    王爱军撇了撇嘴,“你们去看深松机和单粒播种机啊?”

    “切,你怎么不去?”

    “那玩意没有拖拉机,根本就动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没试过,咋知道好不好呢。”

    销售人员跟在一旁,不急不缓的说道:“你们可以先去参加丰凯组织的农机集中培训,地点你们也熟,今年丰收示范会那里。

    培训会上会展示各种各种农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,也有上手试驾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王爱军惊喜的问道:“真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还能骗你不成,深松机和播种机你也不用急这一时半会儿,看了再买也不迟。”

    其他人附和道:“好像也是哈。”

    王爱军眼睛狡黠的转了又转,丰凯农机和天禾种业可是同根同源。

    “库存够不?”

    销售人员愣了愣,“应该够吧,这大厅里都摆满了,库房也还有。”

    王爱军和同伴对视了一眼,“播种机和深松机可以预订吧?”

    “可以的。”

    “行,帮我们算一下价格,都有补贴吧?”

    “这点你放心,丰凯的产品都在补贴目录内。”

    等村里人都试车完了,王爱军几人人又商量了一阵,主要是价格上感觉还是有点小贵。

    猎豹50系列每台4.5万元,但猎豹120系列每台就要18万元。

    小拖拉机村里有,不缺。

    几人联合起来,自然是想买台大家伙,直接上120。

    但算上补贴,都还要十二三万,难搞噢!

    销售有拽得很,脸上笑嘻嘻的,却一点也不肯让步。

    看销售的模样,就知道人家不愁卖。

    王爱军几人怕夜长梦多,培训会后是个什么情况还难说的很。

    买天玉1号种子都要排队,难免买农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
    十二三万嘛,四个人平摊下来就三万块钱,算上播种机1万多元,以及深松机。

    每户最多也就四万来块钱。

    能接受,今年多包点地,行情好的话,一年就回本了。

    买!

    疆省兵团。

    团场小领导的邹庆这两年神气起来了,去年为了种苜禾1号,早早的就贷款买了两台猎豹120。

    大家伙干起活来确实给力。

    拿耕地来说,一天能翻耕300多亩,比普通机子多100亩。

    还不容易坏。

    坏了也没事,丰凯有超久三包服务,售后响应速度也极快,既有派驻的专职技服人员,选的经销商也是注重服务的。

    总之,体验很好。

    尤其是去年种2000亩苜蓿,给他带来了两百多万的毛利润。

    这就感觉就更好了。

    他拨通了余小川的电话,“余总,伱们的牧草播种机、割草机、打捆机这些出来了没?”

    余小川顿时就恼了,这邹庆三天两头的就来骚扰他,还净是来显摆的。

    “你在搞飞机啊!都给你说了好多次了,老子是苜禾的,苜禾的,买农机你直接找当地经销商啊!”

    “嘿嘿,这不和你关系熟吗?”

    “靠,熟你就老逮着我薅啊?”

    “哪天你来昌吉了,请你吃饭喝酒洗脚一条龙服务。”

    余小川骂骂咧咧的说道:“靠,要什么东西,列个清单和需要时间过来,我找人给你送货。”

    邹庆说:“还有便宜点的苜禾1号种子没?”

    “没了,最便宜的都是500元/斤。”

    “那也给我来点。”

    “咋的,邹老板又想扩大面积了,现在种子价格上来了,一般人种苜蓿可不划算。”

    “把你现有这2000亩管理好,再收个两三年时间,还是没什么问题的。”

    邹庆笑道:“正是因为苜蓿可以收两三年,我才准备扩大面积的,第一年回本,后面两年赚钱也够了。”

    苜蓿就这点好,播一次种,可以管几年,既然别人愿意冒时间风险,余小川也没有拒绝的道理。

    “行,你一起发个清单给我吧!”

    不只是商都和兵团,五原的惠民合作社,塔热村的方江村,华北、东北天禾种业的玉米种植大户。

    还有各地的农机合作社,都成了丰凯农机的潜在客户。

    以及远在阿魏戈壁奋战的东和农机,其走南闯北留下来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。

    当然,丰凯的售后服务团队也已经铺开,各地的农机大户都在抢抓时机,对农机及配套机具进行全面保养。

    丰凯农机配件店、维修点,基本是来者不拒。

    即使你的农机是竞争对手的,也照样可以维修保养。

    都是潜在客户,也是重要的订单来源。

    其它厂家有时候也很莫名其妙,好好的客户咋就被人撬走了呢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九泉。

    工业园区内。

    丰凯农机西北工厂原本只是个组装厂,从去年就决定进行升级改造。

    如今第一条生产线也即将正式运转了。

    过了年,余洪海又胖了不少,笑起来像弥勒佛似的。

    “今年的国内订单量翻了倍。”

    “去年2月还才只卖了777台,今年1月份订单就达到了1780台,这个月更是1800多台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郭阳也大笑着,提起了往事,“还记得你当初提的目标不?”

    余洪海露出了一丝苦笑,今年已经连续两月超1.5亿了。

    “明年营收超5000万,5年内营收超5亿。”这是他当初提的,想想都觉得小气,没有格局。

    郭阳继续笑道:“按这个进度,3年破10亿的销售目标,还有点定低了。”

    余洪海无奈的点了点头,心里也升起一丝佩服。

    尤其是当初老板不遗余力的推超长三包期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。

    随后农机补贴,以及一系列的惠农政策,又将丰凯推到了风口上。

    直接起飞!

    “全靠老板的英明决策!”

    余洪海这个马屁拍的正是时候,郭阳大笑着。

    丰凯拖拉机1月份的销量,就排在了拖拉机品牌国内销量的第2名。

    仅次于华夏一拖。

    第三则是雷沃。

    去年的第一苏省盐城拖拉机厂已经掉队了,排在了第四位。

    丰凯和华夏一拖的销量也很接近,稍微一波动,就可能改弦换位,丰凯的销售额还要高一些。

    尤其丰凯还解决了产能问题,这是嘉禾最后一块心病。

    如今这块心病去了大半,还成了嘉禾农业板块最重要的动力。

    农机活了。

    种子加工产能也就活了;

    改良盐碱地、戈壁和沙漠,就有了动力;

    苜蓿产业集群也有了支撑;

    天禾自建制种基地也可以开始展开……

    可以说,嘉禾的每一环都离不开利润极低的农机行业。

    想到这,郭阳又看了看关程,作为丰凯研发中心的负责人,其应该是最拼的。

    毕竟涉及的农机种类太多。

    “辛苦了,两位。”

    余洪海笑道:“哈哈哈…钱到位了什么都好说。”

    关程也抿嘴笑了笑。

    郭阳说:“今年有在职分红计划,待遇上肯定不会亏了你们的。”

    年后,不少人都有过暗示,郭阳也清楚分红是要留住人才的关键一步。

    余洪海有丰富的海内外农机经销经验,也有很强的人脉关系,各种农机补贴目录都是他跑下来的。

    虽然技术方面还欠缺,但丰凯现在还离不了他。

    没等多久

    丰凯西北第一条生产线就正常运转了起来。

    现场观察后,郭阳发现智能化程度上和后世依然有不小的差距。

    有些设备组装和运输还完全依赖人力,费时又费力。

    未来这些应该都是用自动搬运机器人。

    下料、焊接、涂装、内装……

    大概需要10分钟,才能有一台拖拉机从生产线开出来,一天工作时间也就50台左右。

    缺少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的加持,速度还是慢了些。

    一边观察,郭阳也在想,该如何入局呢?

    “对了,植保无人机研发进度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郭阳看向关程,大疆无人机应该也快成立了吧,只是植保无人机应该是在2010年以后才面世的。

    余洪海也被吸引了注意了,“去年金陵农机制造所,好像也立项了植保无人机项目。”

    郭阳挑了挑眉,植保无人机他就知道大疆和极飞。

    但大疆才是市场的王者。

    “有专门的研发小组,主要是还没解决适用于我国农业生产的无人机平台。另外,施药理论研究也相对匮乏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,似乎是在思考,过了会儿,关程才继续说道:“微机电制造工艺的研究成功,大幅降低了传感器的价格和体积,今年确实是发展无人机最好的窗口。”

    但植保无人机的需求太少,并不能支撑技术的迭代进步,最好还是从民用无人机入手。”

    郭阳突然也意识到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可能是最近小说看多了,对未来科技多了份认知,尤其是互联网和核心算法。

    丰凯的无人机技术底蕴,来自于他从汉诺威解析的雅马哈无人机。

    看似技术很先进。

    但核心算法上就落后了,未来的大疆一比,那就傻眼了,差距不是一丁点的大。

    好在还有机会。

    大疆应该才成立吧!

    郭阳说:“改!先从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入手。”

    “同时也联系微光公司,时刻关注羊城和港岛无人机的发展情况,每半个月发份报告回总部。”

    数字化、智能化,以及核心算法,郭阳顿时就联想了起来。

    大疆的崛起也离不开背后羊城的硬件支撑。

    思路一下子清晰了。

    该出手投资了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3938/3938604/11110878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